一、舆情概述
在全球经济面临下行压力的当下,昔日辉煌的奢侈品行业也未能幸免。据媒体报道,日前,路易威登关闭了在中国的三家门店,使这家奢侈品集团在中国内地只剩不到50家店铺。据泰一舆情监测系统显示,2015年,除了广州丽柏广场店之外,还有两家店铺已经关闭,分别位于哈尔滨和乌鲁木齐。
二、关注人群性别分布
路易威登关店速度在接下来的时间里恐将加速。据消息人士称,路易威登目前在对位于中国二线城市的另外8家门店进行评估,其中一些可能将被改造,避免被关闭的命运。第五大道奢侈品网CEO孙亚菲表示,关店源于业绩不佳。“路易威登这类顶级品牌开店时会考量人均消费能力、人口密度等指标。在形势好的时期,为了尽快占领市场加速开店,对这些指标不会太严格;形势不好的时期就需关闭销售不佳的店面保持利润。据泰一舆情监测系统显示,从关注人群来看,女性网民对此事关注度较高,占比60%,男性关注度占比40%。
三、网络信息分布
据泰一舆情监测系统监测可知,从网络信息构成来看,微博成为事件传播的主要渠道,相关信息占比61%,新闻平台信息量占比34%,论坛、博客等其他平台占比相对较少。关店现象并非LV个案,而是已然席卷了整个奢侈品行业。据不完全统计,2014年和2015年路易威登关闭5家店;爱马仕关闭1家店;巴宝莉关闭4家店;蔻驰关闭2家店;雨果博斯关闭7家店;巴黎世家关闭1家店;卡地亚关闭1家店。一度在中国“所向披靡”的一线大牌,其全球营销策略在需求不断下滑之下已经准备调整,此前香奈儿的调价已经证明在价格策略上一线大牌也已经有所变化。
四、舆情点评
据泰一舆情监测系统显示,有业内人士指出,路易威登关店除了受经济下滑、反腐相关影响外,还有两方面原因,一是在电商冲击和开店成本攀升影响下,开店运营不再是最佳选择,与其徒费资金不如转型;二是过去一段时间人民币升值幅度较大,导致内地门店销售收入萎缩。中国的出境游客尤其是到日本和欧洲的游客在奢侈品购买上的大幅增加,部分抵消了中国境内奢侈品购买力。有媒体评论称,奢侈品行业已经度过野蛮生长的爆发年月,在经济全球一体化特征日益明显、移动互联网浪潮的冲击下,消费升级带来消费多元化与个性化,商业模式变迁带来品牌多极化正在对这些古老的一线大牌提出新的挑战,每个市场都有遭遇黑天鹅的可能性,哪怕是在“江湖之远”的高端冷艳的奢侈品牌商,也无法做到独善其身。